夜
小
中
大
李桓虽然心中大为震惊,但是却不好明问的,这种事,心知肚明就好。
而李桓到底还是阅历浅,回宫后没几句话,就被景文帝给套得差不多了。
李桓自己丝毫没有意识到什么,但是景文帝却是在他退下后,很满意。
“谢修文的确是有一颗随时保持清明的脑子,他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,更清楚地知道身为臣子,什么事能做,什么事不能做。不错,日后有他帮衬着,朕也放心了。”
这话就等同于在变相地定准日后谢修文的地位了。
大总管低头不敢接话,这等消息,可是不敢传出去分毫的。
不过大总管也在此时想明白了,圣上这是最看重五殿下,若是没有意外,日后入主东宫的,就是这位五殿下了。
无可否认的,景文帝是位明君,但是他这些年殚精竭虑,再强壮的身体也是吃不消的。
好在这些年有几位得力的臣子帮衬着,至少能让他睡一个安稳觉,否则,这身体还不知道要亏损成什么样。
大总管跟在圣上身边多年,自然什么都懂,圣上信重谢修文大人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这些年,谢修文大人也曾举荐过不少年轻臣子,有的是世家出身,但更多的还是寒门出身。
而且不管谢大人如何举荐,又是如何上奏,从未在人前揽功自居,一直都是强调同为君王做事,当以大局为重。
多年来,谢大人并未拉帮结派,与郑阁老他们又不太一样,这才得圣上倚重。
想明白这些,大总管觉得自己日后也得多往五殿下和谢大人那里靠一靠才是。
短短十年,谢修文已经从一介榜眼成为了正三品的吏部尚书,这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。
可谢修文做到了。
而且多年来,他的官声一直不错,纵有几分争议,但也都无伤大雅,甚至是连其夫人手上了有余钱,也会想着帮助夫君来安抚灾民或者是去救助一些孤儿寡母,如此,再也无人小看这位谢夫人。
王进性子耿直,而且有时候不太懂得处事要圆滑一些,难免会得罪人,此前谢修文还是找机会推荐了王进,让他入吏部任右侍郎一职。
六部中,每部设侍郎二人,虽同为正四品,但是仍有左右之分。
一般而言,左者为上。
王进能升职到正四品侍郎这个职位,还全赖于谢修文的提拔,否则以他的人缘,莫说是升职了,能不能在京城安稳地待下去都是个问题。
有能力是一回事,但是能不能让自己有机会施展能力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谢林还是入了户部,不过职位并不高,如今只是正五品的户部郎中,但是还兼任崇文馆的讲师,乃正四品,所以严格来说,谢林的官阶并不低,但是手中的权利并没有那么大,不过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谢林升官是早晚的事。
如今景文帝再提清丈一事,最急切的便是户部。
清丈可是大工程,不是三五个月就能弄完的,少则大半年,多年要超出一年方可完成。
最要紧的是,此次清丈,听闻还是为了后续的一些要事做准备,他们这位帝王,是想要动一动世家权贵的饭碗了。
也因此,户部尚书和两位侍郎三天两头地请病假,可以说是轮番歇班,就怕再把这件苦差事给派遣到自己身上。
这可是得罪人的苦差事,哪怕是称病歇上半年,也比揽了这苦差事要好。
偏偏,景文帝就是这说一不二的性子。
是你想不干就能不干的?
朝堂上各派系又开始因为要清丈一事而暂时地团结在了一起,当然,这其中并不包括谢修文。
他并不觉得圣上的决断有什么不对,无论是采用先帝时那位大人提出的一条鞭法,还是新政,都无可厚非。
民为天下之本,若是不能让老百姓们吃饱穿暖,这天下早晚还得乱!
所以,谢修文是从根本上拥护圣上的新政的。
当然,无论圣上决意如何走这条路,清丈都是第一步。
大治朝有藩王十余位,基本上都是闲散王爷,按制,府兵顶天